旺季利润,淡季利润,这应该是淡季营销的核心理念。利润是为了获得最大的销售额;利润是为了获得制高点,争取长期的战略优势。石头在山底,又大又弱;在山顶上,它又小又有力。同样,山顶上的草也比山下的参天大树更高。
        同时,淡季需求并不繁荣。企业营销应更加注重竞争导向,更加注重观察和分析竞争对手。相对而言,旺季应强调需求导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功能创新对盈利更具现实意义。
        此外,淡季意味着绝对销量的绝对减少,应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抢减量增销
        提高销量是淡季营销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
        旺季销售,淡季市场sales广泛传播,实际上反映了淡季常见的松懈思想。旺季的辛勤工作和淡季的休息已成为大多数公司的经营规则。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常识的存在也是机遇的存在。与此同时,淡季销售的增长显然不是来自市场的增长,而是来自对手的减少。直率地说,当对手放松时,从他们那里抓住它。这就是为什么采用淡季繁荣策略。
        旺季抢增量,淡季抢减量是淡季提升销量的基本策略——以比竞争对手更强的促销、更广的宣传、更低的价格掠夺。但需要指出的是,淡季的绝对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投入的兵力要有一定程度,抢的程度要有一定程度。而且淡季销量也注重趋势。
        此外,创新也非常重要。市场营销的本质是购买同质产品。创新是创造差异化、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市场定位和市场选择,以完成淡季销售的增长。
        
(1)适时推出新品
        在淡季及时推出一些新产品,可以有效地削减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从趋势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加强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对于营销预算有限的企业,有限的广告和适当数量的新产品可以获得良好的影响。
        雀巢精通淡季新产品突击策略,甚至可以说是淡季旺做的推广者。钟表品牌Timex淡季为敏感消费者推出了200款新款,强调时尚和高科技设计,使之成为Timex的销量增长了30%左右。
      
  (2)发现新的消费模式和新的消费用途
        发现和引导新的消费习惯是在淡季挖掘销售的有力途径。一些独特的消费方式,如冬季饮料的热饮——煮饮料、煮热露、煮姜丝可乐、热椰子汁,甚至煮红枣啤酒,都是淡季营销的创新模式。
    
    (3)坚持适度促销
        部分企业本着投入产出成正比的原则,在淡季大幅降低成本。这样做,只会使销售压力更大,淡季更轻。陕西市场的一种营养葡萄酒在淡季大幅降低了成本——取消了展示成本,降低了员工的工资和佣金,导致了展示质量的降低和大量销售人员的损失。当旺季到来时,它措手不及。
        相反,在淡季保持适度的促销,尤其是对竞争对手的强大促销压力,往往可以事半功倍。2002年,三星和飞利浦等电视制造商9-11月淡季促销,不仅带来了35%左右的销量增长,而且使纯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
        大多数营销专家的共识是,在淡季资有限的资金是刺激消费者的明智营销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淡季促销不应过分依赖于简单的降价和折扣。为了减轻库存压力,增加现金流,大幅折扣将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影响后续销售。替代策略是考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一些服务,以免对已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4)加强和开发淡季渠道
        进入淡季,通常的旺季主力渠道都会大幅度萎缩,但另外一些销售渠道则开始展现其价值,这就是淡季渠道。比如瓶装饮用水,秋冬淡季时,超市、批发市场、零售店、摊点等正常渠道萎缩很大,然而生意冷淡了一个夏季的洗浴中心、桑拿中心却进入了顾客盈门的季节,人在洗浴、桑拿后会感到口渴,水的消费量很大。如果能拿下某个区域市场内大部分洗浴中心和桑拿中心,销量依然可观。
        淡季的渠道策略只不过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淡季应加强销售波动较小的渠道;另一方面,根据产品特点,开发新渠道,适应产品淡季销售。例如,一些企业在旺季注重城市区域市场的发展,加强批发渠道,淡季注重农村市场和机构大客户,成功实现无淡季销售。
      
  (5)市场转移
        淡季除了时间限制外,还有区域限制。换句话说,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区域市场,淡季和旺季是不同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例如,有些产品具有南北旺和南北旺的特点。当国内市场进入消费淡季时,相当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当城市出现淡季时,农村或城乡交界处可能根本没有淡季的迹象。中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有更多的市场转移空间。例如,夏装,当中国北方进入冬季时,南方仍然阳光明媚。
    
    突出长期利益
        淡季在于销量。
        销售是一个期间指标,即某一时期的销售,不到一年,甚至只有一两个月。因此,淡季的淡季,仅就短期利益而言,对企业的长期利益并不繁荣。
       因此,淡季营销注重趋势。
        什么是潜力?是长期有价值的东西:口碑建设、品牌建设、战略价值等,这些都是企业的潜力,是企业长期市场地位的行动。
        
(1)建立口碑
        建立口碑最重要的是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获得他们的青睐。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公关活动增加消费者产品体验和品牌体验的机会。特别是,在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主动联系他们,增加他们的品牌联系(BrandAssociation)品牌参与度。
        三星微波炉淡季口碑营销,是在市中心设立多个柜台,向消费者发放三星每日微波炉食谱、三星微波炉轮食谱、三星微波炉女性食谱等,并开设免费微波炉烹饪班,在学校、办公楼等区域放置微波炉,为消费者免费加热食物,赢得青睐。
        Scullers淡季举办著名运动休闲服装品牌Scullers搜索女装设计师比赛,每个女性都有机会报名参加比赛,设计自己的服装、鞋帽和饰品,并在市中心设立广告亭展示优胜作品。Scullers还策划了淡季幸运减肥促销活动。任何女性都可以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减肥Scullers专卖店的体重比例相当于她减掉的体重比例Scullers产品。这些活动吸引了许多女性参与,口传身教,尽收女性消费者的心。
      
  (2)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和口碑建设相辅相成,都是为了占据消费者的大脑。然而,口碑更注重善待他人,注重获得善意。品牌注重建立价值观,传播价值感。
        在淡季进行品牌宣传,一方面,广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销售目标的麻烦,另一方面,淡季宣传成本低,品牌宣传效率高。此外,当旺季到来时,该品牌将赢得很高的回忆率(BrandRecall)大脑占有率(Mindshare)。
        但淡季品牌宣传也是一种财务负担沉重的营销策略,短期内无法实现回报。大多数品牌负担不起淡季的大规模广告,陷入两难境地。相反,对于实力雄厚、现金丰富的公司来说,他们实际上利用淡季大规模广告投资的能力来创造品牌优势,最终将弱势竞争对手赶出市场。
        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非常重视在淡季维持或增加广告投资。对于其他市场挑战者来说,淡季品牌的广告也必须保持。行业领导者在广告中使用销售额的10%~12%左右,而具有挑战性的企业则达到销售额的20%~25%。淡季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建立品牌资产,增加品牌附加值,可以使公司在市场状况好转时迅速脱颖而出。
    
    (3)战略价值
        曾经,冰淇淋公司很少在夏天以外做广告。但一个品牌的季节性营销策略,即冬季开始推出广告,春季进入高峰,夏季逐渐停止的异常策略,在成本和效果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种具有战略愿景的淡季营销策略。在进入旺季时,它提前占据了战略制高点。最后,这种战略行为已经演变成一种行业营销模式。这是淡季营销的高端领域。
        
为旺季营销做准备
        旺季盈利,淡季趋势,但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趋势也服务于这一最终目标。此外,淡季最终是淡季,旺季抢增量,淡季抢减量,增量总是大于减量,增量总是比赤裸裸地从对手那里抢食物更容易。此外,淡季营销有时超过了损失。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冬天花几次努力卖冰箱,抢劫可能是夏天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