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9月2日      来源:  赛宾(中国)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物质精神文明要求的提高,建设大剧院的热潮正从省会等一级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许多中小城市也将大剧院纳入建设规划。近日,政协委员濮存昕在全国两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有40多家大型剧院,如上海大剧院,但部分已建成的大剧院基本闲置。濮存昕认为,“剧院建设应该是专业、实用、现代化的顺序。赛宾:专业剧院设计建设者。 
 
 
 
 
 门庭若市的剧院才是好剧院。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人们对精神家园建设的需求更加直接和强烈;尊重和响应人民的利益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公共文化产品,不能与公共部门的责任和责任分开。然而,价值追求的损失和价值排名的错位使一些公共文化产品陷入了“无用”的误解。这一点在剧院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德国思想家歌德曾说过:“音乐是一座流动的建筑,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一个好的建筑应该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不仅要看,而且要使用。然而,一些剧院的建设,以牺牲建筑的经济和功能为代价,追求表面上的“花架”。 
 
 
 
 
 剧院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物尽其用是其价值背景。然而,一些大型剧院,装饰豪华,成本昂贵,处于不饱和甚至闲置的状态,显然没有有限的公共资源“好钢在刀刃上”。原因是没有事先对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没有充分吸收公众意见,导致剧院建设“不脚踏实地”,使剧院不受欢迎。 
 
 
 
 
 门庭若市的剧院才是好剧院。剧院的建筑设计不仅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事务。一旦剧院成为装饰立面的“面子工程”,建筑设计的自主权就得不到应有的敬畏和尊重,公共建筑就有风险将其异化为权力意志的产物和个人偏好的工具。归根结底,剧院的建设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倾听人们的“七嘴八舌”;自言自语、自演自唱的做法,不可避免地让脱离现实的大剧院陷入无人欢呼的边缘化境地。 
 
 
 
 
 盲目追求“崇高”的剧院建设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而且影响了剧院的艺术展示,更不用说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了。剧院要赢得市场认可和社会认可,不能仅仅依靠外观美观;没有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大剧院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专业团队、艺术家和观众“用脚投票”。 
 
 
 
 
 濮存昕这句简单的话,“剧场不必太豪华,但要让它拥挤”,讲述了剧院建设的基础:拥挤的剧院是人们需要的好剧院。无论是根据当地情况建设适合当地戏剧表演的剧院,还是降低剧院建设成本,让人们享受更低的精神食物,还是利用市场竞争充分利用资源,只有多管齐下,剧院建设才能更“准确”,更符合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关更多信息,请致电广州 贵宾专属热线赛宾声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400-66-0619,13828479126。